中正大學首創台印雙邊國際會議 帶動產學合作新契機
迎接第五代移動通信世代 (5G) 來臨,為了使人工智慧 (AI) 應用紮根台灣,中正大學於 7、8 日舉行「IEEE 計算、分析與網路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Analytics and Networking, ICAN),超過 50 位國內外學者、企業參與。此次更是中正大學台灣印度人工智慧海外科研中心與合作夥伴印度吉特卡拉大學首創同一會議分兩地、兩時段舉辦,期盼藉此提高台印交流,打開更多合作契機。
ICAN 會議是由中正大學台印 AI 海外科研中心與印度吉特卡拉大學主辦,科技部、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及雲林科技大學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協辦。議題著眼在「發揮台灣在終端人工智慧(Edge AI)的優勢」、「因應國家新南向政策」上,探討 5G 及人工智慧物聯網 (AIoT) 浪潮席捲全球的同時,擁有台積電、聯電、聯發科等世界級 IC 產業的台灣,與擁有 Tata、Wipro、Infosys 等世界級軟體產業的印度如何發揮所長,創造 Edge AI 的國際優勢。
中正大學台印 AI 海外科研中心表示,Edge AI 是目前科技發展的熱門話題,能在手機、物聯網節點現場進行分析與決策,不需要所有資訊都送往雲端及在雲端計算,因此具有反應更快、更隱密與安全的優點,而在未來 5G 網路中,許多功能也需要藉由終端人工智慧才能實現。
這場雙邊國際會議共發表台印兩地 79 篇論文,7、8 日在中正大學發表 40 篇,其餘 39 篇則將在 14、15 日印度當地發表。除了論文發表,該會議也在台印兩地各舉辦三場演講,台灣場更邀請新南向國家著名學者演講,並分享研究成果,藉此提高亞洲各國對彼此研究能量與成果的瞭解。此外,會議上也邀請數間國內知名科技大廠、物聯網相關應用新創公司交流產業實務經驗及發表產品。
中正大學研發長黃士銘表示,透過台印雙邊會議,能有效整合雙方優勢,不僅可精進 Edge AI 產業及學術研究成果,更建立跨國國際合作典範,奠定兩國邁向 Edge AI 發展的基石。
中正大學與印度吉特卡拉大學已往來多年,有多次成功的合作經驗,像是已有 27 位吉特卡拉大學學生到中正實習、中正資工系教授熊博安曾赴吉特卡拉大學短期教學等。而在去年,中正更在吉特卡拉大學建置「台灣印度 AI 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協助規劃與指導該校 AI 產業碩士專班學程。中正大學表示,期望藉此提升台灣與印度之間的學術交流,並促進台灣廠商洽談跨國合作。
#NSTC New Southbound S&T Cooperation
#新南向政策
#印度
#中正大學
#新南向計畫專案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