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科研合作專網-科研亮點

:::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下轄的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ERI) 於 10 月底來訪 APEC-ACABT 及逢甲大學綠能中心,由 APEC-ACABT 副執行長暨逢甲綠能中心主任林秋裕講座教授、APEC-ACABT 執行秘書朱正永教授與中心團隊共同接待。

 

成立於 1991 年的 ERI,致力於解決全球能源危機後的各種能源挑戰,並與泰國及國際間的主要機構建立合作網絡,包括政府機構、私營部門及學術界。近年來,ERI 積極參與氣候變遷和清潔發展機制 (CDM) 的商業活動,旨在推廣清潔能源計劃,並向公眾提供替代能源方案。此次訪問中,ERI 介紹了在各項專案上的顯著成果(圖一),以 CASE (Clean, Affordable and Secure Energy) for Southeast Asia 計畫為例。印尼、泰國、越南和菲律賓為此計畫的 4 個重點國家;而這些國家的發電量佔東南亞總發電量的近四分之三,並占該地區 GDP 的約 72%,人口占比高達 82%。因此,能源發展將對該地區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以及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能力有著重大影響。在最新的 CASE 計畫中,做為執行團隊成員之一的 ERI 針對泰國天然氣在實現碳中和方面的潛在影響進行了深入探討。該團隊的研究為各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對話提供了基礎,並促進了對能源部門及主要天然氣行業參與者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的更深入分析。

 

然而,隨著對再生能源多樣性理解,特別是針對生物氫能的最新研究及技術進展,以及台灣氫能路線圖的概述,ERI 與 APEC-ACABT 及逢甲綠能中心的專家們展開了深入探討。會議中,朱正永教授以HyMeTek 專利技術為開場,詳細介紹這項生物氫能技術的可發展性及因地制宜性。他指出,此項技術可透過 APEC-ACABT 各分支會的網絡平台,向東南亞各地社區提供可負擔的再生能源選項(圖二)。此次會議不僅促進了各方對生物氫能技術的了解,也為未來在東南亞地區推廣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礎。各方專家期望,藉由深化合作,能共同應對當前的能源挑戰,推動可持續發展(圖三、圖四)。

 

圖一:ERI 主任 Assoc. Prof. Dr. Kulyos Audomvongseree 介紹團隊理念和專案成果

圖一:ERI 主任 Assoc. Prof. Dr. Kulyos Audomvongseree 介紹團隊理念和專案成果

 

圖二:APEC-ACABT 執行秘書朱正永教授介紹 HyMeTek 技術,與A PEC-ACABT 分支會平台

圖二:APEC-ACABT 執行秘書朱正永教授介紹 HyMeTek 技術,與 APEC-ACABT 分支會平台

 

圖三:ERI 團隊與中心團隊合影留念

圖三:ERI 團隊與中心團隊合影留念

 

圖四:雙方團隊互贈禮品

圖四:雙方團隊互贈禮品

 

scroll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