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印尼海外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中心 (TI-STIC) 於 05 月 29 日舉辦「低碳建築創新與研究的應用」線上研討會,透過 Zoom 會議平台進行。此次研討會主題由台灣及印尼專家與學者共同討論低碳建築相關技術。台灣時間下午 2 點整舉行,由本中心計劃主任劉志成副校長致詞開幕。主講人是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營建循環推動辦公室執行長黃榮堯教授、印尼泗水理工大學 (ITS) 土木工程與規劃學院土木工程系 Januarti Jaya Ekaputri 教授以及印尼 Wijaya Karya 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 (PT Wijaya Karya Beton Tbk.) 工程部經理 Festy Ratna Aditama 女士。參與人數總計 68 人,其中 63 人為新南向國家人員。
圖:「低碳建築創新與研究的應用」線上研討會海報
在會議的第一環節中,PT Wijaya Karya Beton Tbk. 工程部經理 Festy Ratna Aditama 女士以「邁向淨零:預鑄混凝土在永續建築中的角色」為主題進行分享。她介紹了 WIKA 公司在推動財務永續、營運敏捷與面向未來的發展策略中,如何將永續理念融入核心業務流程。她指出,在實施低碳建築過程中,企業普遍面臨如缺乏政策誘因與法規推動等挑戰,但 WIKA 持續致力於導入環保建材與預鑄技術,降低建築碳足跡。同時,她也分享了 WIKA 在 ESG 實踐方面的具體行動,強調公司對於環境責任、社會參與與公司治理的全面承諾。
印尼泗水理工大學 (ITS) Januarti 教授在會中分享主題為「去除鐵質對低品級飛灰品質提升及其在綠色混凝土應用之影響」。她首先介紹印尼國家發展計畫,說明印尼自 2025 年至 2045 年在建築產業所推動的 20 年轉型藍圖。她指出,評估建築永續性的標準包含:在地建材的使用、再生材料的利用,以及預鑄材料的採用,這些策略不僅有助於降低建築對環境的衝擊,也對印尼國家永續發展計畫的實施產生正面影響。Januarti 教授亦強調透過技術創新提升飛灰品質,將有助於促進綠色建材應用與循環經濟目標的達成。
最後,黃榮堯教授分享「低碳營建的介紹與應用」,指出從建材生產到建築施工階段所產生的碳排放,占全球總碳排量約 14~15%,是邁向淨零目標中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黃教授以荷蘭 ABN Amro CIRCL、德國柏林中央車站 (Berlin Hauptbahnhof)、以及法國公共住宅翻修計畫等實際案例為例,說明如何在設計、材料選擇與施工方法中導入低碳理念,進而實現環境永續與建築效能的雙重目標。
圖 2:線上研討會合照
- 圖片/新聞稿提供:臺印尼海外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中心 (TI-STIC)